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

我不要畢業!

故事:

    小英今年就要畢業了,可是小英好捨不得學校的老師、阿姨、同學,於是小英每天回家都吵媽媽說:「我不要畢業」媽媽告訴小英:畢業就是代表你長大了,可以到另一個新的學校去,新學校還會有新老師、新同學和新玩具呢?但是小英就是聽不進去,傷腦筋的媽媽只好到學校找老師的幫忙。

    老師聽了媽媽的敘述後,覺得好感動。於是就答應媽媽會想辦法跟小英溝通。第二天,老師找小英過來,並聽聽小英的想法,老師聽了之後,終於知道小英為什麼不肯畢業~原來小英一直以為,畢業後就不能再進學校,也不能看見老師,永遠和大家分開,所以才一直吵不要畢業。後來老師想了一個辦法,他幫小英做了一張通行證,並告訴小英只要你想來學校見老師,只要有通行證就可以了。當小英拿到通行證後,開心的說:我終於可以永遠不和老師分開了,老師看了小英也開心的笑了起來。

 

相當貼切的一篇故事,寫出即將畢業邁向小一階段孩子的心聲。無論大人或小孩,對於面對無知的未來都抱持著相當大的恐懼感。孩子期待長大卻又怕面對長大所要負的責任,心中的翹翹板總在兩端平衡中。記得,曾經問過孩子,即將要畢業到國小去會不會害怕?大部分的孩子都舉手表示「會害怕」。問孩子:怕什麼?結論有三個。(一)不想長大。(二)捨不得離開大大樹。(三)害怕國小生活。了解孩子內心的恐懼,接下來就針對孩子的問題加以做心理建設。以下針對學校及家庭兩方面,跟大家分享一些淺見。

 

一、學校方面:

    作息--上小學一年級後,上課時間變早,所以作息的調整為首要條件。讓孩子養成晚上早點上床休息的習慣,最晚在晚上10點半前要入睡,才不會早上睡過頭遲到甚至到了學校精神不濟,影響學習。

    生活型態--學齡前期,學校作息生活彈性。可是國小卻是大大不同,如:在教室中不能隨意走動、沒有提供點心、中午趴在桌上睡午覺、生病時自己用藥老師不餵藥、養成下課後上課前上廁所的習慣。其實這些改變可以在入小學前預作練習,而且孩子都可以很快學習並適應

    教學方式--科目變多、功課壓力變大,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補習。安親班是孩子避免不了的,所以安親班的環境、師資慎選相當重要,現在的教育環境不僅孩子辛苦,大人工作更要勤奮,才有辦法供給孩子所需。

    親師溝通--老師見面次數減少,主要透過聯絡簿。所以建議孩子若有特殊的個別問題,要在一開始 時就讓 老師了解, 方便 老師教導。進而,才不會衍生日後問題。

 

二、家庭方面:

    作息--配合早上要早起,家人生活步調也要適時做改變。晚上回家吃完飯,養成先做功課在做其他事情的習慣。才不會在入睡前或隔天早上才在趕作業。不僅影響學習效果,也讓情緒大受影響。

    責任感--晚上睡覺前讓孩子整理自己的書包並將隔天要穿的衣服備好,早上若睡過頭才不會慌亂而找不到東西。切記!萬一孩子忘記帶東西到校,千萬不要幫孩子送。讓孩子學習承受事情的後果,幾次後孩子就會對於自己較有責任感。如此一來,不僅孩子責任感養成,身為父母的也會比較輕鬆。

    親子溝通--親子溝通時間絕對不可以減少。平日和孩子建立良好互動關係,有助於了解孩子的想法及在學狀況。因為此年紀孩子,如有遇到同儕互動、學習方面等問題,較不會主動向家人求助。因此更要仔細觀察孩子平日的行為及學習狀況。才可以馬上找出問題的癥結,並加以解決。

    亦師亦友--孩子的朋友是可以馬上得知,孩子在校狀況最好的橋樑。所以不僅要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,更要認識孩子的朋友。所謂「龍交龍,鳳交鳳」。做父母的也會比較放心讓孩子和朋友外出。

    心理建設--讓孩子在一開始進入小學時就充滿信心,相信對孩子的學習及交友上都是一大幫助。同時鼓勵孩子勇於表達,在學習上,勇敢說:『我不會』如此一來才知該如何協助孩子。另外,要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。一個敢說的孩子就較會受到注視。

 

       其實,幫助孩子順利適應國小生活也是幫助身為父母的自己。一旦孩子上了軌道,做父母的也比較放心。現在的孩子要面對未來的社會環境已經相當辛苦了,如果大人可以事先幫助孩子,我想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事半功倍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簡老師2008/07/24

  

 

 

 

我們特別邀請去年畢業生回來分享在國小生活的點點滴滴……幫助孩子順利作好適應國小生活的心理建設與準備!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