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許多家庭裡,可以看到的一幕:媽媽板起臉孔,暍斥「爸爸快回來了,你等著瞧吧!」等爸爸一到家,媽媽就如數家珍,把孩子的「壞帳」一筆筆勾勒出來,媽媽也藉此處理自己的情緒。好不容易回到家想休憩的爸爸,卻被迫接手這筆壞帳。孩子的缺點,在爸爸的心中加速膨脹,基於愛之深、責之切的「信念」,爸爸緊抓住孩子的缺點不斷給予訓誡、指正、恫嚇,長期下來,孩子感到他自己是父母眼中釘,又因為從不曾在父母的身上看到讚賞、鼓勵他人的榜樣,當然不容易用同樣的眼光看父母、手足,更不懂體會父母心、手足情。
哪裡知道,媽媽已經在父子之間砌成一道高牆。
媽媽們不但應該打掉那一堵牆,更可以進一步成為築橋的人;大方的將日常生活中孩子值得讚賞的具體行為如:早上主動起床、用心寫功課、幫忙家務事等等,向爸爸轉述,讓爸爸一起分享孩子的優點,久而久之,爸爸對孩子的視點會由挑剔、吹毛求疵變為接納、讚賞,全家人都能欣賞彼此的優點,長處時,溝通之路,必定順暢無阻。
假如孩子的行為偏差得離譜,如:偷竊、說謊、散漫等,需要父母共同來關切。媽媽應該在不批評、不抱怨、不指責的前提之下,心平氣和的把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憂慮,坦承相告,共商對策。因為這時候的父母是冷靜、睿智的,問題自然就比較能迎刃而解。